长者模式 登录/注册
长者模式

登录/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鄂尔多斯市林草局>美丽鄂尔多斯>生态文化

退役老兵哈斯:从“军装绿”到“生态绿”的赤诚坚守

作者:   来源:鄂尔多斯市融媒体中心   发布时间:2023-08-17 09:46 分享到:
       

  当初仗剑从戎,挥洒青春守护国家疆土;如今初心不改,坚守使命征战茫茫沙海。

  在乌兰陶勒盖镇有一位耄耋老人,在部队时,他驻守边防保家卫国,退休后,他保护生态、绿化家园。20多年来,他默默坚守在毛乌素沙漠腹地植树造林,在茫茫沙海中播下一片绿洲,他就是退休老兵哈斯。

   

  今年83岁高龄的哈斯老人,1959年在家乡应征入伍,1985年结束了26年的军旅生涯后到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工作,2001年退休后,他和妻子斯琴放弃舒适的退休生活,从呼和浩特市搬到地处毛乌素沙漠腹地的老家乌兰陶勒盖镇巴音敖包嘎查进行治沙造林,这一干就是20多个年头。“退休前,每次回到家乡,看到薄弱的生态环境,内心都多了一分忧虑。后来在老伴的提议下,我们下定决心在一定要为家乡的生态环境作点贡献。”老人凝望着郁郁葱葱的樟子松林回忆道。

   

  哈斯夫妇退休后,积极响应地方政府治沙造林政策,兑现改善家乡生态环境的承诺,承包了3700亩荒沙地,从此开启了20多年的漫漫治沙路……

  “我们早就对沙漠植树的困难有所估计,但确实没想到会这么难。”谈及初回家乡时的情景,哈斯老人说:“当时我们面临着无住所、无水电、无道路的‘三无’困境,就连人的生存都是问题”。面对重重困难,哈斯老人丝毫没有退缩,他和老伴拿出多年的积蓄,用于建房、上电、修路、打井、购买树苗,他们一头扎进了沙漠,时常在沙漠里风餐露宿,挖坑、拉水、种树……“一年两次风,一次刮半年。”这是20年前毛乌素沙地的真实写照,他们常常是头一天挖好的树坑,第二天就被沙子埋掉,有时栽上的树苗一场大风过后就会连根拔起。但哈斯和老伴没有放弃,种树成活率低,他们就把死掉的树苗挖掉补种;干旱少雨,他们就顶着烈日,从井里拉水一棵一棵地浇……

   

   

  哈斯老人拿出在部队时攻坚克难、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与老伴挨家挨户做思想工作,宣讲保护生态的重要意义,每年都要列计划、写总结、分析存在的问题,确保治沙造林有目标、有成果;同时,他们抽空到相关部门为农牧民争取树苗、网围栏等,调动大家参与的积极性。就这样,年复一年,风沙无阻,如今100余亩樟子松亭亭如盖,1000余亩柳树、杨树、榆树葱郁挺拔,2000余亩柠条、杨柴等植物蓬勃生长,林草丛中到处绽放着五颜六色的小花。目之所及,几乎看不到裸露的土地,漫漫黄沙披上了哈斯老人最爱的“绿军装”。

   

   

  功夫不负有心人。受到哈斯夫妇的影响,周边农牧民保护生态的意识不断提升,纷纷加入植树造林行列。哈斯还积极为巴音敖包嘎查8户农牧民争取“天保工程”项目,对周边4000亩明沙地进行飞播造林和围封保护。经过多年的努力,当年黄沙漫漫的4000亩明沙地,如今已变成植被旺盛、欣欣向荣的生态保护区,当地农牧民也探索走出了一条“生态+产业”的致富路。

  “我们的初衷就是要为家乡的生态事业作点贡献,让天更蓝、地更绿,让当地农牧民的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好,只要我还能动,就会一直坚持下去!”哈斯老人仍然像一名战士,目光坚毅,语气坚定。

  他以“愚公”之志、坚毅之行,影响和带动着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防沙治沙、植树造林、绿化家园的行动中。他们也用日复一日的赤诚坚守,把根深深地扎在了这片沙漠林海,铸就了艰苦奋斗、吃苦耐劳、一往无前的治沙精神。

  防沙治沙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当前正值深入落实“三北”精神和打赢黄河“几字弯”毛乌素沙地歼灭战的关键时期,更需要我们弘扬新时代治沙精神,勇担使命、不畏艰辛、久久为功,全力为建设山川秀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乌审展现新担当,为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作出新贡献,努力创造新时代中国防沙治沙新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