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圆,今天我们与大家共同学习《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关于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的决议》的第三部分。
同同,这个我知道,这一部分共有6部分内容。分别是:牢记“国之大者”,把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构筑得牢不可破;
坚持守土尽责,把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构筑得坚不可摧;
着眼培优增效,把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建设得势强劲足;
着力提质增量,把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得量大质优;
坚持登高望远,把国家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打造得巍然蓬勃;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下面让我们一起学习原文吧!
三、在民族地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作模范
牢牢把握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内蒙古“闯出新路”的战略目标,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为维护国家生态安全、能源安全、粮食安全、产业安全、边疆安全多作贡献。(八)牢记“国之大者”,把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构筑得牢不可破。全力打好“三北”工程攻坚战,因地制宜、因害设防、分类施策,坚决打好黄河“几字弯”攻坚战、科尔沁和浑善达克两大沙地歼灭战、河西走廊—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扛牢我国治理荒漠化主战场、防御沙尘暴主防线的责任。坚持科学治沙,推广库布其沙漠治理经验,推广磴口模式及光伏治沙模式等治理模式,创新机制调动好农牧民、企业等各方参与治沙的积极性。办好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讲好中国防沙治沙故事。坚持以水定绿、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突出“降水耗”导向,着力解决大水漫灌、地下水超采等问题。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精心组织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等重点工程,加强生态保护红线管理,落实退耕还林还草、退牧还草、草畜平衡、禁牧休牧,强化天然林保护和水土保持,推行草原森林河流湖泊湿地休养生息,完善自然资源监管体系,加强“一湖两海”等水生态综合治理,加强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在祖国北疆构筑起万里绿色长城。(九)坚持守土尽责,把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构筑得坚不可摧。把维护国家政治安全摆在首位,严密防范、坚决打击境内外敌对势力的渗透破坏活动。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深化网络社会综合治理。深刻吸取重大安全事故教训,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完善安全监管机制。强化社会治安整体防控。统筹抓好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各领域风险防控工作,积极稳妥化解地方政府债务、地方金融机构、房地产风险隐患,坚决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风险的底线。推进新一轮深化法治领域改革。(十)着眼培优增效,把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建设得势强劲足。坚持把发展现代能源经济作为重中之重,充分释放国家“矿藏粮仓”潜能。紧抓快干推进新能源大规模开发利用,加快实施新能源倍增行动,加快推进新能源大基地、装备制造基地和电力外送通道建设,统筹布局源网荷储,转变开发利用方式,拓展应用场景,提升消纳能力,推动新能源全产业链发展。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保障煤炭安全供应,大力发展煤基新材料及精细化工产业。加快推进“稀土+”协同创新,加强稀土资源保护性开发、高质化利用、规范化管理,做大做强稀土应用产业链,打造全国最大的稀土新材料基地和全球领先的稀土应用基地。加快落实国家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加大战略性矿产增储上产力度。(十一)着力提质增量,把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得量大质优。持续做好“地、水、种和粮、肉、奶”的文章,不断扩大数量、提高质量、增加产量,努力打造国家的重要“粮仓”。稳步优化农牧业区域布局和生产结构,狠抓种业振兴,大力发展节水农业、生态农牧业,全面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打造若干特色农畜产品产业带,形成更多专业化、规模化的产业集群。抓好农畜产品精深加工和绿色有机品牌打造,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让更多“蒙字号”农畜产品走进大市场、卖上好价钱。健全完善农企利益联结机制,积极推进“三变”改革。(十二)坚持登高望远,把国家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打造得巍然蓬勃。深度参与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科学统筹通道、口岸和平台规划建设,持续提升各类开放平台功能作用。明确重点口岸功能定位,完善配套基础设施功能,提升智能化水平,增强口岸承载能力和集疏运能力。大力发展泛口岸经济,推动中欧班列扩容提质,积极培育外向型产业,推动“经济通道”向“通道经济”转变,推动“过路经济”向“落地经济”转型,促进口岸和腹地联动发展。深化与俄罗斯、蒙古国有关方面在教育、医疗、科技、生态等领域的合作,加强民间交往交流。(十三)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全力做大经济总量、提高发展质量。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导向,完善绿色低碳政策和市场体系,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积极推进区域碳中和市场建设,加快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步伐,持续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转化通道,全力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着力优化经济布局,围绕人口布局进一步优化区域布局、城镇布局、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布局以及生态建设布局,构建规范有序、张弛有度、循环通畅、充满活力的发展格局。加快优化产业结构,立足能源产业优势、战略资源优势、农牧业优势,大力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因地制宜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推动有色金属产业高质量发展,积极发展数字经济和现代服务业,做优做强文旅产业,提升产业体系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水平,探索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新路径,加快构建体现内蒙古特色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强化科技和人才支撑,深入推进“科技兴蒙”行动,加强创新平台建设,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加强政银企合作,用足用好各类金融政策,推动金融更好服务实体经济。加快补齐发展短板弱项,着力恢复和扩大消费,增强国有企业效益和活力,鼓励和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出台支持蒙东地区高质量发展政策性文件,推进蒙东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加快理顺开发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提高产业集约集聚发展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