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几字弯”战区:厉兵秣马 蓄势待发
来源: 中国绿色时报
高位推动 快速响应
五省区党委、政府对打响防沙治沙攻坚战高度重视,迅速行动。
内蒙古自治区成立了由自治区党委书记任组长,自治区政府主席、副书记、分管主席任副组长,林草、农牧、水利等部门为成员的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山西省委第一时间召开常委会议,专题研究部署“三北”六期工程建设,出台《山西省委、省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和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意见的实施意见》。陕西省委、省政府分别召开常委会议和常务会议安排部署防沙治沙和“三北”工程建设,省政府分管领导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推动落实。甘肃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防沙治沙和“三北”工程建设,审议通过《中共甘肃省委关于进一步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定》。宁夏回族自治区审议通过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推进全区荒漠化治理的实施意见》,为全区下一步荒漠化综合防治举旗定向。
广泛调研 摸清实情
五省区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亲力亲为,下一线、摸实情,为打赢黄河“几字弯”攻坚战提供精准决策。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多次深入沙区开展调研,全面摸清沙化土地现状和底数。陕西省委主要领导第一时间深入榆林毛乌素沙地开展调研,省政府分管领导也带队检查督导榆林荒漠化综合防治与生态保护修复工作,了解掌握全省荒漠化综合防治的难点堵点,找准主攻方向,理清工作思路。甘肃省聚焦生态建设重点、难点和卡点,省委主要领导围绕防沙治沙和“三北”工程建设开展专题调研;甘肃省林草局党组成员分别带队赴各地重点调研退化林修复、沙化土地综合治理、林草植被保护与恢复,进一步摸清底数。宁夏回族自治区党政主要领导深入自治区林草局、国家林草局三北局等部门开展专题调研,深入全区荒漠化防治重点县(区)、重点区域进行重点调研,广泛寻策问计、把脉定向;自治区林草局组织全区22个工程县(市、区)开展“三北”工程有关基础数据及林草治理任务需求空间摸底,为打赢攻坚战夯实基础。山西省根据有关要求,摸清了省内沙化土地、可治理沙化土地、退化乔木林、退化灌木林、退化草原等“三北”工程建设基础数据,为开展“三北”工程六期规划编制等工作奠定了基础。
健全机制 夯实基础
五省区聚焦打赢黄河“几字弯”攻坚战编规划、强机制,稳步夯实攻坚基础。
内蒙古自治区组建工作专班,专门负责“三北”工程六期规划和三大标志性战役实施方案编制。山西省坚持规划先行,抓紧组织修编《山西省“三北”工程总体规划》和推进《山西省“三北”工程六期规划(2021—2030年)》编制工作,建立了山西省政府荒漠化综合防治和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工作协调机制。陕西省起草了《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和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的实施意见(初稿)》,制定了《陕西省防沙治沙三年攻坚行动方案(2023—2025年)》,全力组织开展《陕西省“三北”工程六期规划(2021—2030年)》《陕西省“三北”工程总体规划(2021—2050年)》等规划的编制和修编。甘肃省对《甘肃省防沙治沙规划(2021—2030年)》和《甘肃省“三北”工程六期规划(2021—2030年)》进行修编,另外起草了省际区域协同联防联治机制,协调省际省内防沙治沙和“三北”工程建设,推动跨界重点区域生态恢复和环境改善。宁夏回族自治区积极谋划《“三北”工程六期规划(2021—2030年)》编制工作,科学制定建设任务目标,并将“三北”工程六期建设纳入林长制考核范畴。
周密谋划 科学布局
五省区结合各自生态禀赋,主动对接国家相关部门,科学谋划项目,统筹布局“三北”工程攻坚战。
内蒙古自治区拟将103个旗(县)全部纳入“三北”工程六期规划实施范围,在国家“双重”工程实施的73个旗(县)的基础上,扩增16个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