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日,《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以下简称《公约》)第十六次缔约方大会(COP16)在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开幕。当天,大会中国馆举行开馆仪式。
为分享以“三北”工程为代表的中国荒漠化防治成效与经验,讲述中国人民艰苦卓绝、久久为功的治沙故事,中国政府在COP16大会期间设立中国馆,以“跨世纪三北工程 新时代中国实践”为主题,组织展览展示、举办互动边会等活动,搭建广泛交流、共商合作、分享经验的平台。
开馆仪式上,COP16中国代表团团长、国家林草局局长关志鸥表示,中国防沙治沙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实现了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持续“双缩减”,在全球范围内率先实现了土地退化零增长目标,重点治理区实现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荒漠化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去年6月以来,中国打响“三北”工程攻坚战,目前已经完成治沙面积380万公顷。中国加入荒漠化公约30年来,认真履行《公约》责任和义务,积极参与全球荒漠化治理,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荒漠化防治,成立了中阿、中蒙荒漠化防治中心,在蒙古、中亚、非洲等地建立示范基地,加强技术培训和经验分享,提高发展中国家荒漠化防治能力和水平。未来,中国将进一步分享技术、交流经验,为实现2030年全球土地退化零增长和“G20土地退化倡议”远景目标、遏制土地荒漠化、建设美丽宜居的地球家园贡献智慧和力量。
《公约》副执行秘书长安德丽娅·梅萨·穆里罗出席开馆仪式,在发言中赞赏中国荒漠化治理取得的重要成就和对全球荒漠化治理的突出贡献。她表示,中方是《公约》良好的伙伴,希望各国持续深化合作、共同应对土地退化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