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者模式 登录/注册
长者模式

登录/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鄂尔多斯市林草局>工作动态>林草资讯

行动!西鄂尔多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开展恐龙遗迹化石抢救性保护和科研工作​

作者:   来源:西鄂尔多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发布时间:2023-04-27 18:29 分享到:
       

  近日,西鄂尔多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在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汪筱林教授团队一行的指导下,开展鄂托克恐龙遗迹化石抢救性保护和科研工作。

   

 

  鄂托克恐龙遗迹化石自然保护区是我国唯一一个以恐龙足迹为主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鄂托克的恐龙足迹保存在下白垩统地层中,最早发现于1979年,距今已有40余年的发展历史。保护区内已发现的恐龙遗迹达10余种、近万个,属国内唯一分布,在世界也极其罕见。保护区内同时还有许多其他古脊椎动物化石、鱼类化石、龟类和鳄类化石以及无脊椎动物化石、硅化木化石等。

   

 

  鄂托克恐龙遗迹化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鄂托克旗阿尔巴斯苏木,由于当地气候条件及土壤盐碱化,加速了恐龙足迹化石的损毁,急需进行科学有效保护。为此,西鄂尔多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特邀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汪筱林团队一行8人前往恐龙遗迹化石自然保护区,开展恐龙足迹化石资源抢救性保护和科学研究工作。

  在科考现场,专家团队对保护区地质断层、地貌特征、足迹化石印㾗进行了勘察勘验,并就相关科研理论及保护常识为保护区工作人员作了认真细致的指导。

  古生物化石作为大自然留下的宝贵遗产,对其进行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对古生物化石的保护和展示,可以让人们了解生命的多样性和演化历程,增强大众保护环境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识和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