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鄂尔多斯市林草局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紧紧围绕办好自治区两件大事,市委“ 三个四”工作任务,坚决扛牢黄河“几字弯”攻坚战主战场主阵地之责,完成沙化土地治理500万亩,库布其沙漠治理率达到40%,毛乌素沙地治理率达到80%。
一年来,鄂尔多斯林草生态建设成绩斐然,吸引各级各类媒体纷纷将笔触和镜头聚焦我市,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网等媒体刊发相关报道512篇,其中中央主要媒体和行业主流媒体报道超200篇,取得了历史性突破。近期,鄂尔多斯市林草局在“向市民报告、听市民意见、请市民评议”活动中排名全市部门第二。
旧岁已展千重锦,新年再进百尺竿。此刻,让我们聚焦2024年林草十大新闻,一同回顾即将走过的2024,汲取奋进力量,再度扬帆远航 … …
总理来鄂尔多斯看防沙治沙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强10月23日亲临鄂尔多斯市调研防沙治沙。在鄂尔多斯,李强总理调研西柳沟龙头拐生态清洁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库布其沙漠北缘锁边林带建设以及达拉特旗防沙治沙与风电光伏一体化工程,高度肯定防沙治沙、新能源基地建设和生态治理成就,并提出殷切希望。指出要统筹推进防沙治沙和光伏项目建设,推动传统能源和新能源多能互补、深度融合。强调深入推进“三北”防护林体系等工程建设、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意义重大。
保持日均治沙一万亩
2024年鄂尔多斯市完成沙化土地治理500万亩,保持日均治沙一万亩攻坚态势,库布其沙漠、毛乌素沙地治理率分别达到40%和80%。争取实施21个国家“三北”六期重点项目,库布其沙漠“光伏长城”治沙带、北缘锁边林带,毛乌素沙地上风口阻隔带、下风口阻沙带、联防联治等标志性工程战果显著。成立种苗协会,全市育苗总面积稳定在15.65万亩,可用于“三北”工程所需苗木产量8亿株,确保“三北”工程用苗数量充足、质量优良、价格稳定。
建设库布其沙漠“光伏长城”
鄂尔多斯围绕发挥好能源产业优势,依托“沙戈荒”新能源大基地建设,深入实施防沙治沙和风电光伏一体化工程,在库布其沙漠北缘、黄河以南,按照相对集中、有断有连、线性布局原则,科学规划布局可容纳1亿千瓦装机规模的库布其沙漠“光伏长城”治沙带。通过板上发绿电、板下种养殖的“光伏+治沙”模式,完成光伏治沙40万亩,“光伏长城”初具规模,实现能源变绿、产业变绿、生态变绿的综合效果。
开创毛乌素沙地联防联治新格局
按照《毛乌素沙地联防联治框架合作协议》,加强与陕西、宁夏、甘肃跨省域协同治理,同题共答、同向发力。积极应用新技术、新模式,不断突破性提高作业效率。2024年高标准完成蒙陕界、蒙宁界毛乌素沙地沙化土地综合治理17.7万亩,成功举办蒙宁界毛乌素沙地联防联治现场观摩会。全面提升治沙综合效益,不断开创毛乌素沙地系统治理的新格局,毛乌素沙地“歼灭战”取得突破性成效。
鄂尔多斯的“沙特时刻”
鄂尔多斯市应邀参加在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召开的《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十六次缔约方大会(COP16),在“中国馆”专设“从鄂尔多斯到利雅得”展区,向世界展现鄂尔多斯荒漠化防治成效。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吉日木图作为中国唯一城市代表在特别会议上分享“光伏长城”治沙中国经验,赢得国际社会广泛关注和高度评价,为推动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奋力携手增进全人类绿色福祉提供全球荒漠化防治“中国方案”。
院士领衔打造荒漠化防治创新高地
鄂尔多斯聚焦发展防沙治沙新质生产力,努力把科研、技术优势转化为治理优势,打造黄河“几字弯”荒漠化防治创新高地。由中国科学院傅伯杰院士领衔,建设国际荒漠化防治技术创新中心,打造院士专家工作站、荒漠化种质资源库、恩格贝生态示范区,围绕防沙治沙、生态修复、水土保持等开展重大关键技术攻关,推广应用智能沙障铺设、智能灌木平茬、无人机、植树机器人等机械作业,重点生态建设项目机械化率达到75%,林草科技应用转化率达到60%。
签发全国首单“三北”工程绿色保险
11月24日,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林业和草原局与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鄂尔多斯市分公司签署“三北”工程六期项目绿色保险框架协议、联防联治项目2024年度财产保险单,并签发首单绿色保险6万亩。鄂尔多斯“三北”工程六期项目绿色保险模式在全国尚属首例,为“三北”地区乃至全国沙化土地治理引入绿色保险机制开辟了先河,具有重要示范和实践意义。
开辟“绿富同兴”治沙新路
鄂尔多斯积极探索完善激励约束机制,汇聚各方力量、整合各方资源,在“三北”“双重”等林草生态建设中推广“以工代赈、先建后补”模式,确保农牧民直接参与率达到60%以上,重点项目使用以工代赈资金比例达到30%以上。农牧民通过承建项目、投工投劳、租赁机械、销售种苗和原材料等多种方式,人均增收3万元以上,形成了生态建设质量提升与农牧民收入增加的良性循环,开辟了一条“绿富同兴”的治沙新路。
过牧治理试点引领草原新变革
鄂尔多斯市把解决草原过牧问题作为草原生态保护的首要任务,以鄂托克前旗为试点,不断探索资源型地区草原生态保护和现代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模式路径。以新型合作化推动发展方式重组,构建草原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机制链等一系列措施,成功降低了草畜平衡指数,实现了“禁牧不禁养、减畜不减收”的目标,“草原增绿、牧业增效、牧民增收”多赢局面初步形成,有效解决草原过牧问题。
林长制工作受国家激励表扬
鄂尔多斯市以“五绿协同”全面推深做实林长制,持续完善“林长+”工作机制,建立“四级林长”组织体系,划定旗区级责任区9个、苏木乡镇级责任区98个、嘎查村级责任区892个,设立各级林长2149名,构建党政同责、逐级明责、分区负责的长效责任体系,让林有人管、树有人护、责有人担,坚决守护好来之不易的生态建设成果,为引领林草事业高质量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有力制度保障,受到国家林草局激励表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