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者模式 登录/注册
长者模式

登录/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鄂尔多斯市林草局>美丽鄂尔多斯>绿色鄂尔多斯

鄂尔多斯:一个真正的长期主义者

作者:   来源:鄂尔多斯融媒   发布时间:2023-07-03 16:18 分享到:
       
 

  做一件有价值的事,一直做,等待时间的回报。

  鄂尔多斯人就是这样的长期主义者。

  他们用久久为功的实践回答了荒漠化防治这个全球性课题,创造了备受瞩目的鄂尔多斯绿色奇迹,为全球荒漠化治理提供了中国经验、中国样本、中国方案。

  做对的事

  鄂尔多斯市8.7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库布其沙漠、毛乌素沙地占全市总面积的48%,丘陵沟壑区和干旱硬梁区又占总面积的48%。恶劣的自然条件给这里的人们带来深重的苦难,不治沙不行!

   

 

   

  鄂尔多斯人决心把生态建设作为最大的基础建设,确定荒漠化防治的主线任务——治沙。要治沙,不能只顾埋头干,更要抬头看,看自然规律,看长远价值。

  不断创新完善治沙模式,日复一日,一套成熟的治沙方案终于孕育形成。

  策略上,分步实施、循序渐进,采取“锁住四周、渗透腹部、以路划分、分而治之”和“南围、北堵、中切”的策略。

    

   

  技术上,探索出微创气流植树技术、大数据治沙技术、飞播与无人机治沙技术等100多项技术成果,极大提高了治沙效果。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引下,鄂尔多斯防沙治沙工作进入快车道,库布其沙漠治理面积相当于前20年治理的总和,累计取得290多项治沙科技创新成果、是前20年的5倍多。“鄂尔多斯经验”走进了南疆沙漠、青藏高原、西部沙区乃至“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

  要一直做

  沙漠数千年的历史,远超人类个体的生命尺度。但鄂尔多斯人用一代接着一代干的定力,改变了沙漠,改写了历史。

  自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鄂尔多斯人追求绿色家园的血脉就已觉醒。广泛而持久的群众性实践中,涌现出一个又一个治沙模范,一批又一批治沙人用青春、汗水、智慧浇筑着北疆绿色屏障。

   

  ↑ 宝日勒岱(左一):“牧区大寨”带头人。1959年,宝日勒岱带领当地干部群众,在条件严酷的毛乌素沙海里掀起了一场绿色革命,经过不懈努力,10万亩流动沙丘被封固。她本人也受到了毛主席和周总理的接见。

   

  ↑ 王果香:1996年以来,她赴日内瓦、巴西、伊朗等国参加防治荒漠化的国际会议,交流经验。先后获得中国 “十大女杰”、全国植树造林劳动模范、全国绿色使者、全国环保百佳奖、全国“三八”红旗手,三北防护林先进个人、全国“三八”绿色奖章等荣誉称号。她的事迹报道《种树种到联合国》被收入初中课本。

   

  ↑ 殷玉珍:“宁肯种树累死,也不叫风沙欺负死!”。30多年,她给7万亩黄沙披绿衣,先后获得了全国三八绿化奖章、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三八红旗手、首届中华环境奖、全国"十大绿化女状元"、全国治沙标兵、全国生态建设突出贡献奖先进个人、"全国十大女杰"提名奖、"诺贝尔和平奖"提名等。

   

  ↑ 王文彪:他带领亿利资源集团,投身沙漠治理和生态建设30多年,探索出既能创造经济效益、又能改善生态环境的商业模式。先后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首届全国脱贫攻坚奖、联合国“地球卫士终身成就奖”“全球治沙领导者奖”等荣誉。杭锦旗库布其沙漠亿利生态示范区被命名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 张喜旺:作为中央电视台播出的首支绿色中国梦公益广告——沙漠绿洲中国梦的主人公,他诠释了大漠植树人的艰辛和对绿色的渴望。从一个“种树小工”变成了“植绿工头”,张喜旺带着他的民工联队将队旗插进了库布其沙漠腹地的无人区。

  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治沙人留给子孙后代的不仅仅是绿水青山的生态财富,更是勇担使命、不畏艰辛、久久为功的精神财富。这精神如同一草一木,扎根大地,成荫延续。

  每年春天,漫山遍野,植树护绿,全民参与是鄂尔多斯生生不息的蓬勃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义务植树达1.36亿株。

   

   

   

   

  时间的力量

  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时间不语,却把答案写在大地上。

  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持续“双减少”,森林资源总面积和覆盖率“双提高”,植被覆盖度稳定在70%以上,空气质量优良率稳定在90%左右。蓝盈盈的天、清凌凌的水,是鄂尔多斯该有的样子。

   

   

   

  2017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致第六届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的贺信中指出,中国历来高度重视荒漠化防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就,为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为国际社会治理生态环境提供了中国经验。库布其治沙就是其中的成功实践。

   

  ↑ 2017年9月,《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十三次缔约方大会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召开。库布其沙漠治理生态区作为中国防沙治沙的成功实践被写入190多个国家代表共同起草的《鄂尔多斯宣言》,成为全球防治荒漠化典范。

  毛乌素沙地是中国的四大沙地之一,因三分之二面积分布在鄂尔多斯境内,又称鄂尔多斯沙地。目前,毛乌素沙地治理率达到70%,毛乌素沙害基本消失。2019年,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官网消息指出,毛乌素沙地经过几代人的治理,止沙生绿,被联合国官员盛赞:“值得世界所有国家向中国致敬”!

     

↑ 曾经寸草不生的毛乌素沙地如今变沃野良田

  风物长宜放眼量

  从一个荒漠化严重的城市,到“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中国最具生态竞争力城市”,获得“全国生态建设突出贡献奖”,入选全国首批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一枚枚勋章,正是长期主义在鄂尔多斯大地开出的花!

    

    2022年7月,国务院正式批复鄂尔多斯市以“荒漠化防治与绿色发展”为主题,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这也是内蒙古自治区唯一获批城市。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是鄂尔多斯生态建设新的里程碑,更是绿水青山通向金山银山的新征程。

   

   

   

   

   

 
    ↑ 位于库布其沙漠腹地的达拉特旗光伏发电应用领跑基地,是国内最大的沙漠集中式光伏发电基地。基地100万千瓦项目已全部建成投产,年发“绿电”可达20亿千瓦时,节约标煤68万吨/年,减排二氧化碳165万吨/年。

  目前,全市拥有规模以上林沙企业20余家。在林沙产业的带动下,沙棘、甘草、肉苁蓉、黑枸杞等果蔬药材种植业逐步兴起,七星湖、恩格贝、响沙湾成为沙漠旅游主打品牌。全市林沙产业年产值超过45亿元,累计带动30余万农牧民增收致富。

  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再到“沙里淘金”,鄂尔多斯的绿色奇迹未完待续......